风书家长忆>科幻>家父汉武,子不类父? > 第224章 皇帝欺世盗名,岂能坐视不理
    要说某位老登厚颜无耻呢,把他吹的太过,他也知道脸皮发烧。

    可要说他谦逊、忠厚呢,该不要脸的时候他半点不含糊,哎呀,不得不说,皇帝的底线相当灵活。

    总之一句话:

    “给祖宗们表功绩、展现孝心的事宜,我刘彻当仁不让!”

    编撰先祖光辉伟绩的活计,皇帝揽过去了,而且以十二分的重视对待。

    或许在父子两人的对话过程中,有诙谐的成分,可真当涉及到列位先帝时,即便是给他们凭空捏造神迹。

    也必须要严肃万分!

    这就不是一件可以开玩笑的事儿,皇帝都得翻阅典籍,才能给自己父皇、祖父、曾祖父编传奇故事……

    至于大汉其他几位皇帝。

    比如什么孝惠皇帝、前、后少帝,乃至不是皇帝胜似皇帝的高皇后,不好意思,刘彻没兴趣给他们编。

    哪凉快哪待着去吧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。

    太子也得了允准,开始整合各郡驻京办事处,他们以后就是转运邸报的现成人选。

    而邸报的编辑工作,刘据自然是提拔了虞初、虞侍郎负责,再辅以刀笔吏协助。

    邸报,说到底,主要刊登其上的是朝廷政令,还是那种贴在宫门前、三公九卿官署前的公开政令。

    誊抄即可。

    需要虞初自由发挥的地方并不多,再说,涉及到天子、大将军和列位先帝的地方,他也没有发挥的资格不是。

    就这样,在太子的初版基础上,皇帝修修改改,定稿的很快,印刷、工匠、场地等等,水衡都尉府一应俱全。

    然后。

    第一期大汉皇家邸报,就这么水灵灵的问世了。

    再然后,随着骑卒奔向大汉各方,一场小小的震撼也掀起了……

    上谷郡郡治,沮阳城。

    嘭。

    一个布囊丢在桌子上,发出铜钱碰撞声,李陵没有细数,随手收了,两颗虏首军功折算的钱财,他并不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