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书家长忆>都市>土木堡之变后,我发动夺门之变 > 第96章 取消军户制,改革武举
    建立新的爵位制,就是推翻现有的“军户制”。

    “从今往后,取消军户制,改为征兵制。”

    明朝的军户制弊端很大,你爷爷是当兵的,你爸也是当兵的,你,包括你的兄弟,都必须当兵!

    一眼就看到头的未来,等于没有未来,容易让人失去斗志。

    明朝的“军户制”,是从元朝偷师而来的,不过更逆天。

    人家元朝是,“父死子替,兄亡弟代,世代相袭。”

    《大明律·兵律》:“军户每户出一丁为兵,余丁听差。若正军逃亡,余丁补之。”

    别看律法说的“余丁听差”那么好听,实际上,不管你家有多少个男儿,全都给朝廷效力吧。

    这特么谁受得了?

    “军户制”确实有好处,能够极大的保障军队编制,处于一个较高的标准。

    坏处显而易见,当兵没钱又卖命,还要受到上级剥削,军户忍受不了,纷纷逃亡。

    很多地方卫所,容易出现“4000人实到1人”这种情况。

    “征兵制?”于谦皱眉思索,“陛下,真的能征到兵吗?”

    就现在大明“军户制”的恶名在外,哪个百姓还想主动送上门给你折磨?

    朱祁钰笑了笑:“你无需多虑,征不到兵?有没有一种可能,是你给得不够多?”

    如果将入伍当兵,改革成为一种短期职业,而且比你去富人家里打散工,赚得更多,还能为家里争取到免税特权,甚至像将领一样,被封“一等功”、“二等功”,这是一份长久的荣誉。

    换你,干不干?

    既然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,那我就愚公移山,慢慢将“偏见”推平。

    朱祁钰口中的“征兵制”,实则参考现代,分为“义务兵役制”和“志愿兵役制”。

    所谓“义务兵役制”,即《兵律》规定,凡是符合条件的百姓,在一定年龄内,必须服一定期限的兵役,具备强制性。

    “志愿兵役制”,即百姓自愿应招入伍,但不是终身制度,在服役若干年后,强制退伍或自愿退伍。

    现代许多年轻人都没有服过兵役,那是因为和平年代,人口众多,尚且用不到你。

    如果真到了关键时刻,大家都要扛枪上战场。

    你看看隔壁,哪怕你是大明星,也要正常服兵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