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阳长公主所嫁的是平国公,如今手握兵权,和魏家在军中的势力可谓分庭抗礼。而长公主也自打魏氏成为先帝第二任皇后后,便鲜少再露人前,跟着丈夫在驻守边关。
先帝虽然对这个半路的姐姐没有什么感情,但许是因为她的出现,而有了太子被废一事,所以先帝在时也是颇为厚待。还将庆阳长公主的独女楚佳柔封为端和翁主。
“平国公年龄渐渐大了,上折子说楚禹已经成年,又在军中历练了几年,是时候袭爵代替平国公驻守边关。而他们夫妇也打算回京享天伦之乐。”
楚禹是平国公的独子,却是出生在庆阳长公主嫁入平国公府之前便出生了,不过如今过继在了庆阳长公主名下。
所以,当年先太后指的这门婚事,长公主是受了一点委屈。这么多年来,平国公也是对长公主呵护有加。
玉窈心里疑惑丛生,但她不能跟周观衍说。
因为在她的记忆里,长公主是没有提前回京。上辈子一直到玉窈死去,平国公也活得好好的,更别提楚禹袭爵了。
不过玉窈也说不准,也许是因为她的重生而改变什么,和上辈子有所不一样了。
“庆阳长公主何时回京?”玉窈问道。
周观衍说:“等楚禹回京袭爵,庆阳姑姑他们便一同回来,到时候便不走了。”
玉窈嗯了一声。乌黑的发如同一团泼不开的墨,周观衍想到新海侯如今查到的事情,心头一阵憋闷。
他原不想把她扯进来。
周观衍揽过玉窈的肩头,他鼻尖抵在玉窈的头顶上。发丝柔软纤细,带着才擦干遗留下的润湿。他闭上眼睛,心脏咚咚跳动。
“陛下……”玉窈的头发似乎被压着了,她有些痛,嘶了一声。
周观衍隔开了一小段距离,将她垂至胸前的发尾甩后,他低下来的声音有些失落——在这静寥的夜里,感官不知不觉就放大了。
“让我靠一会儿。”他闷闷地说。
都这样说了,玉窈想着今日他好歹给她送了一份礼,做人还是不要太绝情了。她乖巧地嗯了声。
周观衍闭上眼睛,想到无数个夜晚曾经怀念起的画面——
十二年前魏太后千秋,彼时周观衍还只是一个不受宠的皇子。
炎炎夏日,他的奶娘病了。周观衍只能躲在荷叶下乘凉,小小的蜷在一起。因为当时的三皇子时常捉弄他,可是他的母妃是陈妃,宫里最为受宠的三个女人之一。没有人会帮着一个母妃死了的皇子,还在先帝的皇子里排不上号的那种。
他只记得,女孩儿结伴而来,矮一点儿的女孩儿见他饥肠辘辘,便分了手中的点心给他。
周观衍小时候不怎么聪明,他启蒙完,吃得也不怎么好。看起来面黄肌瘦,比实际年龄生生地小了两三岁的模样。
可他一直记得那个笑脸,和手中的点心。
后来周观衍在十七岁那年去了南疆,宫里没有皇子愿意去战场。一来是因为刀剑不长眼,二来便是因为怕帝王猜忌。